采纳网

# 皇帝可以一次睡几个吗 #

来源:奇闻异事·  

 中秋将至,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有趣传说

虽然祭月活动可以追溯到三代时期的周朝,但是把月亮与风情雅致联系起来,还是要从唐代说起。据说,中秋赏月的习俗,就是从盛唐的皇帝们开始的。

《开元天宝遗事》中,记载了玄宗皇帝赏月的轶事。话说某年的八月十五夜晚,唐玄宗与爱妃杨玉环两人到太液池赏玩月色,玄宗拉着贵妃的小手,倚着栏杆看月亮,杨玉环老是感觉意犹未尽,向玄宗皇帝抱怨。唐玄宗被杨玉环一通唠叨,也觉得很不爽快,于是就敕令跟随的侍者,于池西岸加筑百尺高台,与吾妃子来年望月

都说三宫六院,后宫里可不止杨玉环一个佳丽,为了体现雨露均沾,唐玄宗还发明了一套临幸规则,以月亮为标准。具体来说,把月亮阴晴圆缺和女眷品级高下结合起来,比如每月前十五天,月亮由亏转满,临幸顺序则为品级低到高,一直到皇后为止。后十五天,月亮由圆变缺,就从品级最高的皇后开始,直到品级最低的彩女。当然,这样皇后比其它妃嫔多了一次雨露机会。又怎么办,上天安排的最大嘛。

无论这些记载,是真实史料,还是野狐禅,到底展现了唐代贵族们对精致的追求,对完美的渴望。不过,相比于这段风流往事,更神奇的,则是唐玄宗游月宫的故事。

唐代道教风气的繁盛

上有好者,下必甚焉。唐代立国之初佛道并存,虽然道教被封为国教,整体上来说,仍是佛教占据宗教优势,道教真正扳回一局,则开始于唐玄宗时期。

天宝初年,唐玄宗大力提高道教地位,采取诸多措施扶植道统,他在社会上宣扬惩恶劝善、训导氓黎的教化作用,推广学习道教经典,广兴道观庙宇,封赐仙山道场,礼遇修道人士,招为国师随侍。得此良机,道教在唐代实现大发展,崇道之风盛极一时。

玄宗对道家的推崇备至,重要原因之一,是道教的长生思想。许多文献,都有关于玄宗皇帝对长生术的迷恋。《旧唐书·礼仪志》记载,玄宗御极多年,尚长生轻举之术,当了许多年皇帝,仍然痴迷长生之术。在他本人的《与宁王宪等书》中,写道今分此药,愿与兄弟等同享长龄,永无限极,文章中所说的药就是长生灵药,也就是玄宗皇帝根据道家的记载,炼制的仙丹。

因此,游月宫的故事,或许来自嫦娥服食西王母灵药飞升月宫的灵感,因为这个故事本身就融合了道家长生理念的精神内涵。尽管这个故事出于幻想,但也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。

玄宗游月的道家痕迹

在道教,早有日月崇拜的先例。神仙谱系中,日为大明之神,称为日宫太丹炎光郁明太阳帝君,或称日宫太阳帝君孝道仙王,作男像,以金色太阳为饰。月为夜明之神,称为月宫黄华素耀元精圣后太阴元君,或称月宫太阴皇君孝道明王,作女像,以白色月光为饰。

关于玄宗皇帝游览月宫的故事,最早出现在中晚唐时期。在敦煌发掘的文献中,有《叶净能话》一则,应该是关于这段故事的最早、最完整的记录。文中提到的主要人物是叶净能。八月十五月圆之夜,他作为皇帝身边的法师,引导玄宗进入月宫观赏奇景,后来玄宗皇帝依照月宫中仙乐舞曲,创作了著名的霓裳羽衣曲。

从故事诞生之日起,引导玄宗登月的法师,在诸多文学家的笔下,几易其主。比如在大文学家柳宗元的著作《明皇梦游广寒宫》篇中,跟随玄宗的法师是申天师和鸿都道士,《唐逸史》中变成罗公远,而在《集异记》中,法师又换成了叶法善。

不管法师如何变更,可以肯定一点,故事的渊源与道教关系密切,因为引导玄宗的法师无一例外,都来自于道教。从另一方面也可推论,这些故事,意在为道教地位彰目,故意杜撰渲染了其中的神奇而浪漫,从而给著名的霓裳羽衣曲找到完美的出处。

无论如何,神话传说一定来自于现实,是现实生活的升华。月亮故事的产生和流传,表明当时的社会风气,是以崇尚道教、追求仙缘为主导的,中秋赏月自然免不了受到浸染。当然,作为玄宗皇帝,也是道教的忠实信徒,变成故事主角也就不足为怪。

明皇游月宫,归途撒金钱

今人关于唐玄宗明皇李隆基的记忆,除了悲惨的安史之乱,就只有他与杨贵妃的凄婉爱情。这些真假掺半的故事情节,极大提升了他在历朝历代皇帝中的存在感,成为文人墨客反复吟唱、哀叹的主题,更成为百姓茶余饭后的丰富谈资。

很少有神话传说,在当事人还生存的时候就广为流传,玄宗皇帝是个例外。据唐代文学家蒋防所著《幻戏志》载,八月十五晚,玄宗皇帝望月遐思,突发奇想要到月亮上看看,请随身侍候的天师作法,在天师引导下到了月宫。月宫仙乐飘飘,《紫云曲》美妙动人,玄宗皇帝甚为着迷,好在他通晓音律,牢牢记诵,回到人间后,把乐曲默写下来,就是《霓裳羽衣》。

其实这个故事还没有完结,从月宫的回程途中,玄宗经过潞州城上空,见到全城寂静,月光如水,天师奏请陛下一展才艺,玄宗皇帝用随身的玉笛吹奏了一曲。一曲终了,皇帝取出袖中金钱,向潞州城方向投了下去。十几天后,有潞州官府上奏,今年八月十五夜,天上忽然有仙乐响起,后落下金钱数枚,以为祥瑞。这段附加情节,更坐实了夜游月宫的真实性。

同样的情节,在唐代笔记小说《龙城录》明皇梦游广寒宫一则中也有记载,开元六年上皇与申天师道士鸿都客八月望曰夜,因天师作术,三人同在云上游月中。文中对月宫景象有着更为细腻的描述,有素娥十余人旮皓衣乘白鸾,往来笑舞于广陵大桂树之下,又听乐音嘈杂亦甚清丽,当然都出于笔者对传说的想象和补充。

值得一提的,文中还有一个细节,次夜上皇欲再求往,天师但笑谢而不允,玄宗皇帝不过瘾,还想再来月宫一夜游,被法师笑而婉拒,告诉他佳期只在八月望日。玄宗也知道,美景不可多观,珍贵的才是美好的。

月饼由来,源于杨妃赐名

根据史料文献,月饼这个东西,很早以前就有了,只是不叫这个名字,也没有这么丰富的口感。相传西汉年间,作为丝绸之路大开发的领路人,张骞历尽艰辛,从西域带回了先进的科技和矿石,还带回了许多异乡的食品,比如芝麻和胡桃。

使者张骞的讲述,让汉武帝大开眼界,他品尝了当地用胡桃的果仁,制作一种圆形的烤饼,香脆可口,汉武帝大快朵颐,称之为胡饼,取自胡人之饼的意思,就像火柴最早来自洋人,所以叫做洋火一个道理。

对于生活来说,实用性永远大于欣赏性。没有人想到给这东西改名,直到唐代的来到。有一年八月十五,唐玄宗和杨太真赏玩朗月,一边吃着宫里进献的胡饼。唐玄宗突发奇想,说这个胡饼好吃,但是名字不中听。

周围的侍者赶紧解释,这个东西是汉武帝时就有的称呼。秦皇汉武咋了,他还是唐宗宋祖呢。所以玄宗顾不得欣赏月亮,脑子里再想如何给它换个名字,流传千古,成为一时佳话。

杨太真最了解皇帝心思,她看了看月亮,又瞅了瞅手里的金黄色胡饼,突然说,这个饼,无论颜色还是形状,都很像是月亮的样子,不如将胡字去古留月,改作月饼。唐玄宗大呼妙哉。于是,胡饼就这么变成了月饼。真是圣人一语定乾坤。

另一个月饼传说,来自唐高祖李渊

关于月饼定名,还有传说也出自唐代,在高祖李渊时期。据说大将军李靖,征伐突厥凯旋,八月十五日这天,李渊举行盛大的欢宴为将军庆贺厥功伟业。在宴会上,一个来自西域的吐蕃人,庆贺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安全,造福了大唐经商的百姓,向皇帝陛下献上了家乡的特产,一种美味的烤饼。

高祖皇帝看着手里的圆饼,觉得跟天上皎洁圆月很有几分相似,笑着说应将胡饼邀蟾蜍,意思是,这个圆饼如此美味,可以拿来邀请月宫里的蟾蜍,大家一起祝贺节日。于是将胡饼分赐给众人享用,大家交口称赞此物香甜酥脆。

从此以后,胡饼就在大唐国土上流传开来,每逢八月十五,大家都边吃胡饼边怀念盛唐的文治武功和恢弘气象,再后来,大家就把胡饼改称为月饼。

周生九天摘月的故事

关于月亮的传说,越来越多。比如在唐代学者张读所撰写的《宣室志》中,记载了一个登天摘月的神异故事。

故事的年代,是唐文宗太和年间。有一个书生姓周,他精通道术,在洞庭山结庐而居,经常用法术周济荆楚的百姓。某次途经广陵,暂居在佛寺中。恰逢中秋佳节,周生与几位宾朋月下畅饮,品尝时令水果,谈些逸闻掌故。

当时月色皎洁,晶莹如玉,大家说起当年明皇游月宫的旧事,感慨明月皎皎,可远观而不可亵玩。周生拍拍胸脯,说我跟老师学得法术,且能挈月致之怀袂。众人一笑,虽然都晓得周生是个道门高士,但也不相信世间还有揽月入怀这等事情。

周生说我给你们练练,说罢找了个没有窗户的空房子,叫童子找绳子和几百根筷子,做了个简易云梯,告诉在座几位门口等着,闻呼可来观,然后把门关上了。

大家在门外溜达,等着周生的信儿。突然天昏地暗,皎月无光失去了踪迹。众人正在惊异,周生在屋里喊,我回来了,月亮也带回来了。说罢从怀里拿出个寸许小月亮,忽一室尽明,寒逼肌骨。真是奇哉妙也,大家信服,告诉周生,赶紧收了神通吧。周生如所请,因又闭户,其外尚昏晦,食顷方如初

【题外话】玄宗皇帝学隐身术

书中还记载了一个故事,是唐玄宗曾经向大唐第一幻术法师罗公远求教隐形术。罗公远也不拒绝,但是按照他的方法,唐玄宗总是不能尽得其妙,或衣带、或巾脚不能隐。这种藏头露尾的隐身术岂能有效,玄宗认为法师没有倾囊相授。

罗公远笑着说,陛下是九天之上,记载于金书玉版的大罗神仙,奉上天旨意降下人间,来安邦定国、安民乐业,这是作为帝王最伟大的事业。您应该节俭无为、心系百姓,认真治理国政。如今要舍去锋利的宝剑和健硕的骏马,以万圣之尊、四海之贵,置宗庙社稷于不顾,转而学习奇技淫巧之术,其实是本末倒置的事情。如果学完了臣的法术,恐怕要沉迷误事了。

这番道理,真如醍醐灌顶一般,对平民百姓来说,虚头巴脑的东西无伤大雅,而对于掌握权力的人,弄虚作假、弃大就小,必然贻害无穷。玄宗皇帝却听不进去,斥责罗公远欺骗了他向道的诚心。

罗公远也不恼怒,慢慢后退隐身入殿柱中,仍在劝诫皇帝的失德。玄宗皇帝大怒,找来金瓜将军把柱子打掉,谁知罗公远又隐入柱础内,再把柱础打碎成片,罗公远依然无碍,只是变成寸许大小,每一个碎片里都有他的形象,仍然苦口相劝。玄宗皇帝这才开始敬畏,向罗法师逊谢失仪。罗法师忽而不见踪影,玄宗怅然若失。

又过了许久,朝廷有使者经过四川蜀道的时候,意外见到了罗公远。法师遥遥向使者致意,笑着说,为我谢陛下。隐逸之人多有异象,世俗的功名利禄无法使之有所羁绊,都只为了点化迷津而已。说不说在我,听不听在君,何等的潇洒自在。

(原创作品,版权属于今日头条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。图文资料均来自互联网公共资源)

更多原创文章,请关注: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

友情链接